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解现任的工作室

共创学生习作乐园

 
 
 

日志

 
 

学生的写作体会(一)  

2009-12-22 08:25:1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写《我爱家乡的映山红》

                                                               学生    胡友洁

我的老家在湖北麻城市的一个小山村,位于大别山东麓。在我两岁那年就跟打工的爸爸妈妈来到了山东,几经漂泊,于06年又来到朱崔完小就读四年级。

这里的校园不大,教室空间也很小,但老师经常带领我们到野外那“大课堂”里去观察了解大自然,老师告诉我们: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看,还要用心思,用官感,更要用情感,所谓的用情感就是要带着对大自然欣赏、热爱之情去观察,去思维,写出具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东西,老师还教给我们许多观察方法。例如:按空间位置的顺序观察描写,这种写法首先是概括重点观察景物的外观特征,然后按观察顺序用详略得当的方法去描写。通过多次的观察实践,同学们成功地写出了许多有真情实感的描写大自然的作品,特别是看到李增建同学写的《我爱家乡的野芦苇》发表在了《创新作文》上,我便有了写一写我们家乡映山红的欲望,因为我不止一次地听爸爸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家乡山清水秀,美丽富庶,春夏时节,满山遍野的映山红更是把大山装点得美丽无比,我想,要是能回一趟老家,我一定按照老师教给我们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把家乡的映山红呈现给大家。有几次我曾梦回故乡在家乡开满映山红的山坡上玩赏。机会终于来了,那是08年春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和姐姐回一趟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到家那天,太阳已快落山了,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要去爬山赏花,爸爸妈妈嫌天色已晚,劝我们明天再去。那一夜,我没有睡好,脑海里总是在设想着一个又一个观赏方案,这也应该是我的写作思路吧。第二天,当我和姐姐在观赏中每人采撷了一束最美的映山红来到山顶,我们摇动着手里的鲜花,对着远山高喊:“我们回来了——”那“回来了——”,“回来了——”的声音在大山之间久久回荡着,满坡的映山红也和着我们的高喊摇曳着,似乎是在欢迎我们这对跟随父母漂泊异乡游子的归来,此时此刻,我和姐姐都流下了眼泪。那“回来了”的声音至今还在耳边回荡。

可想而知,有此情此景,我能写不出优秀的文品吗?从老家归来,我连夜完成了《我爱家乡的映山红》,第二天,交给了老师,老师看过之后,说我写得很有感情,并表示可以发表在校刊上,说不上还有在正式刊物发表的可能呢。听老师这么一说,我心里激动的砰砰直跳,果不其然,几个月后,在我省《快乐作文》2008第9期上,真的出现了我的“大”名和“大”作。

(此文发表在我们校刊《蓓蕾苑》第12期上)

 

                                                                我爱家乡的映山红

                                                                  作者:   胡友洁

我的家乡是湖北省麻城市的一个小山村,位于大别山东麓,那里山清水秀,美丽富庶,一望无际的大山连绵起伏,春夏时节满山遍野的映山红更是把大山打扮得美丽无比。不过这些都是以前我从爸爸妈妈的讲述中得知的,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打工的爸爸妈妈来到了山东,有多少次我梦回故乡,游山赏花。

今年春天,爸爸妈妈终于带我回了一趟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第一次站在大山脚下,我感到胸怀无比宽广,此时,正是映山红开放的时节,遥望满山的映山红令人心旷神怡。

回家的第二天,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姐姐一起跑上山坡,只见满山的映山红这儿一团,那儿一簇,绽放的花朵像飞落的蝴蝶,待放的花蕾像红红的酸枣儿,我和姐姐在观赏中每人采撷了一束最艳丽的花枝,来到了山顶上,我们手里摇动着花束,对着远山高喊:“我们回来了……”.那回来了……回来了……的声音在大山之间久久回荡。满坡的映山红也和着我们的高喊声随风起伏,那又似乎是在欢迎我们这对跟随父母漂泊异乡的游子。置身于这花的海洋之中,我们如痴如醉,我为能生在这美丽的大山怀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在家呆了半个月后,又要离开了,临走的那天,我专门跑到山上挖了一株映山红。我把它栽到了山东新家的院子里,每当看到它,我就自然想到我那满山遍野开满映山红的湖北老家。

(   此文发表在2008年《快乐作文》第9期上。)

 

  评论这张
 
阅读(281)| 评论(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