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解现任的工作室

共创学生习作乐园

 
 
 

日志

 
 

《古诗词三首》教案  

2010-03-15 15:20:2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教学目标

  1.熟悉本文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难点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探究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看注释,感知诗词大意,

二  合作交流

  自读自悟,感知诗词大意

  1.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2.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可按以下提示的思考题来思考:

  (1)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提到的?

  (2)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句知道的?

  三、品读体验

  1.指读三首古诗词,相机指导读正确。提示“乐”“亡”“剥”的读音。

  对比读一读,并对学生对字音的质疑做出简要的解释。“亡”是古汉语中的读法,同今“无”。比较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

  2.交流对上面问题的思考。

  3.抄写生字,注意“蓑”字的写法。

  四、巩固延伸

  练习把古诗词读流利,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进行深入思考: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第 二 课 时

 

一、继续合作交流

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1.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

  2.在小组交流后,针对理解的难点,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1.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结合时代背景,既要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当然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朗读提示:

  《牧童》重在读出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前两行要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后两行要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

  《舟过安仁》重点要读出两个小童子行为的有趣。

  《清平乐·村居》要读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乡村生活及人们的平静的心态、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

  3.背诵三首古诗词。

  4.默写《牧童》。

  第 三 课 时

  三、品读体验

  1.激发写的兴趣。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3.选择相同的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相机指导修改。

  四、巩固延伸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读一读,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个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1)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

—————————————————————————————————————————

(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在————(时间)—————(地点)见到的、听到的美好景象,这些景象有———————————————等。

       

 

  

 

 

  评论这张
 
阅读(28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