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天气特别热,这便更有理由和机会呆在家里多读点书,假前学校给每位教师布置了读书任务,分给我读的是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读完后,又与张老师交流阅读了李镇西的《苏霍姆林斯基追随》,他们都是我国知名的教育专家,读他们的书如同站在高山脚下仰望山顶,那上面风光无限,峭壁上有远眺的雄鹰;劲松在与白云对话……整个假期虽然没出家门,但却大开了眼界,真正领略到了大家的风范。在撰写读书体会的时候,我不由地想起了几年前读过一篇名叫《最高的山峰》的短文,内容虽短,但意味深长。
内容是这样的:我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这天,邻居的几个孩子围着我问:“在不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山峰的时候,哪座山最高?”我开始搜肠刮肚地想,并不断报出一座座山峰的名字,最后连华山都报出来了,孩子们笑成一团,并得意地又一次齐声叫:“还是不对。”我无心恋战,只好投降:“到底是哪一座?”这是,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起哄:“还是珠穆朗玛峰呀!”原来又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虽然出了洋相,但这个问题倒挺有意味的。确实,那座雄奇的山峰不会因为世人的尚未发现而变矮,相反,它永远是那么骄傲地存在,因为它无以伦比的高度赋予它绝对的豪迈,真正的高山不会因为没有人仰望而溃塌,真正的英才,如诸葛孔明,即使隐居深山,仍然是智者,当迷雾散去,当机会降临的时候,雄峰就可以傲然凸显,在我们感叹伯乐不常有的时候,往往忘了审视一下自己,我是千里马吗?我是那一座山峰?
当然,二位专家并不是曾被迷雾隐埋过的高峰,让我感慨的是最后这句话“在我们感叹伯乐不常有的时候,往往忘了审视一下自己,我是千里马吗?我是那一座山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