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解现任的工作室

共创学生习作乐园

 
 
 

日志

 
 

第5课《灰雀》教案  

2011-09-27 14:14:39|  分类: 三年级语文教案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二单元第5课《.灰雀》教案  (共1课时)总课时:——5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2、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爱
    (2)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三、品读体验

A、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B、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C、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评论这张
 
阅读(35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